<rt id="yk4em"></rt><rt id="yk4em"><optgroup id="yk4em"></optgroup></rt> <rt id="yk4em"></rt>
<tr id="yk4em"><xmp id="yk4em"><rt id="yk4em"></rt>
<acronym id="yk4em"><xmp id="yk4em">
<acronym id="yk4em"><optgroup id="yk4em"></optgroup></acronym>
學術堂首頁 | 文獻求助論文范文 | 論文題目 | 參考文獻 | 開題報告 | 論文格式 | 摘要提綱 | 論文致謝 | 論文查重 | 論文答辯 | 論文發表 | 期刊雜志 | 論文寫作 | 論文PPT
學術堂專業論文學習平臺您當前的位置:學術堂 > 教師論文 > 語文論文 > 小學語文論文

淺析蔡元培的語文教學思想

來源:學術堂 作者:毛若凡
發布于:2023-03-19 共11432字

  內容摘要:蔡元培的語文教學觀是組成他整體教育思想的重要部分。語文課程觀、語文教授觀和語文學習觀是他語文教學思想的重要內容。蔡元培的語文課程觀包括要讓“全國的人都寫能讀”的語文課程目的、“血脈自相貫通,價值也是平等”的語文課程價值及“收事半功倍之倍”對語文課程資源的利用;他的語文教授觀包含了“兼容并包、民主科學”的語文教授內容及“尚自然、展個性”的語文教授方法等;在語文教授內容方面,又細分了對語文傳統教學內容主張批判繼承,五育并舉,兼容并包、融貫中西;在語文教授方面則推行白話文教學、強調言文一致,教學的科學性,主張教師應指導學生靈活應用;在語文學習觀方面,他倡導讓學生自由讀書、自動學習、以文學陶冶情操等。蔡元培對語文教學的獨特見解和解讀,為中國近現代教育留下了珍貴的實踐成果。探究蔡元培的語文教學思想,對于改進現在的語文教育,深化語文新課程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蔡元培 教學思想 語文 教學觀 

The theory of Cai Yuanpei's language teaching

  Abstract:Cai Yuanpei's language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is whole educationthoughts. Chinese view of curriculum, view of language, a professor at the view and languagelearning,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his language teaching view. Cai Yuanpei's Chinesecurriculum view including 'people across the country to write can read' Chinese curriculumobjective, 'blood, since the phase value is equal' Chinese curriculum value and 'The Times ofget twice the result with half the effort' to the use of Chinese curriculum resources; His languageprofessor view contains 'and science and democracy', professor of Chinese language content and'it is natural, show personality' of the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and so on; In the languageteaching content, he subpided the advocated critical inherita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teachingcontent, education simultaneously Friday, claims and, melts the penetration of Chinese andwestern, etc; He will promote Chinese teaching, emphasize in Chinese professor said wen,emphasizes the scientific nature of the teaching, flexible application that teachers should guidestudents; In the aspect of language learning view, he advocated that students free reading,promote students automatic learning, such as literature, edify sentiment. Cai Yuanpei uniqueinsights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left a valuable practice for Chinamodern education results. To explore the language teaching of Cai Yuanpei, for improving thepresent Chinese education, 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Chinese new curriculum, has very importantsignificance.

  Key Words: Cai Yuanpei;Chinese;teaching view of the;teaching idea

目 錄

  一、引言

 。ㄒ唬┎淘嗌胶喗

 。ǘ┎淘嗨帟r代的教育狀況

 。ㄈ┰诮鉀Q現存弊端時的作用

  二、蔡元培的語文課程觀

 。ㄒ唬”全國的人都能寫能讀“--語文課程的目的

 。ǘ”血脈自相貫通,價值也是平等“--語文課程的價值

 。ㄈ”收事半功倍之效“--語文課程資源的利用

  三、蔡元培的語文教授觀

 。ㄒ唬”兼容并包、民主科學“的語文教授內容

  1.對語文傳統教學內容主張批判繼承

  2.主張五育并舉

  3.主張兼容并包,融貫中西

 。ǘ”尚自然,展個性“的語文教授方法

  1.推行白話文教學,強調言文一致

  2.強調教學有其科學性

  3.強調教師應指導學生靈活運用

  四、蔡元培的語文學習觀

 。ㄒ唬 倡導學生自由讀書

 。ǘ┨岢珜W生自動學習

 。ㄈ┲鲝堃晕膶W陶冶情操

  五、結語

  參考文獻

  一、引言

  蔡元培是近代中國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和思想家,他曾被毛主席譽為“學界泰斗,人世楷模”。他一生追求民主科學,主張教育救國論,對我國的文化教育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ㄒ唬┎淘嗌胶喗

  蔡元培于 1892 年考中進士,隨即開始了宦海沉浮的生涯。他受到俞正燮思想的影響,開始倡導民權與女權,這在他在德國留學時所著的《中國倫理學史》中可見一斑。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后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這讓蔡元培對腐朽沒落的清政府徹底絕望,于是他決然辭官從教,開始投身于教育事業。

  而后蔡元培歷盡波折,可以說是為中國的教育事業奔忙一生,為中國的教育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ǘ┎淘嗨帟r代的教育狀況

  在蔡元培先生所處的時代中,中國社會正在經歷著一個巨大的變化——中國的社會性質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改變,中國從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到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蔡元培親眼目睹了清廷對老百姓實施的嚴酷的封建專制統治,清廷牢牢地控制著人民的思想,在意識到落后就要挨打的事實,在民族危亡之下,他積極地投身于教育改革中,希望通過國民教育來喚醒國民,希望通過教育手段來提高國民的知識水平。蔡元培獨特的教學思想是其本人特性、時代要求、民族使命感這三個因素綜合作用產生的。蔡元培先生一生致力于教育工作,在他主持教育工作期間,把清廷的“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實”這五項教育宗旨改成了“軍國民教育、實利主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觀教育、美感教育”這新五項教育宗旨,而且指導策劃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性質的學制——“壬子癸丑學制”,此學制的制定是中國教育根本改革的開端。

 。ㄈ┰诮鉀Q現存弊端時的作用

  語文教育思想是貫穿蔡元培教育思想的重中之重,而要研究蔡元培的語文教育思想我們必須首先了解蔡元培語文教學觀。蔡元培的語文教學觀雖然不是開創性的,但是也起著重要的作用。眾所周知,蔡元培所處之時代,中國社會正經歷著重大的轉變,新興的知識分子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紛紛舍身取義,投入到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隊伍中去。蔡元培也是其中的佼佼者。但是有所不同的是,蔡元培獻身于教育改革,主張教育救國,為中國近現代教育甚至現代教育留下了珍貴的果實。研究蔡元培的語文教育觀,對于改進語文教育的現況,并深化語文新課程改革,起著不可忽視的重大作用。

  蔡元培的語文教學觀推動了當時的語文教育體制改革,他的教學觀是經過歷史實踐檢驗過的科學的教學觀。蔡元培教學觀中獨有的科學性、實用性、人本主義特性契合了我們現在語文新課程改革所宣揚的教學理念,對當下的語文新課程改革的作用不可謂不重大,F代社會中仍然還殘留著蔡元培時代的一些語文教學問題,尤其突出的即是高考制度,它如封建時代的科舉制度一樣“一考定終身”,這將會帶來不可預見的很多弊端,而在八九十年前,蔡元培就已經提出了很多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些方法和建議在我們現在看來是非常珍貴的。

蔡元培

  二、蔡元培的語文課程觀

  蔡元培對語文課程的理解有著自己獨樹一幟的見解,探析研究蔡元培的語文課程觀,有利于我加深對現代新課程改革的理解,有利于啟發我們深化對新課程的改革。

 。ㄒ唬“全國的人都能寫能讀”——語文課程的目的

  在蔡元培所處的科舉時代,讀書為應試、學文為中舉?婆e考試制度使舊式教育內容死板、形式單一,使學生學到的知識缺乏科學性和實用意義?婆e制度一方面雖然滿足了封建統治者對民眾思想控制的要求,但在另一方面,也阻礙了社會上新文化、新思想的傳播與發展,造成了中國國民知識文化水準遠遠落后于其他西方發達國家的事實。

  蔡元培意識到了這點,并深刻地揭露了舊式教育的種種弊端:

  我國舊式教育的目標即培養科名仕宦人才;要想取得仕宦功名,必先經過考試,考試必作詩歌文章,欲寫詩歌文章,必不能不識古字、不讀古書、不記敘古時繁瑣之事;其他若自然現象、社會境況;兒童急切想要探究的地方,都不能進入教材,因為他和應試沒關聯;而是教師預先制定一個既定目的,強迫學生就范;所以不考察學生的性格是靜是動,也不考量學生資質是銳是鈍,教師教學也只有一種方法。

  在這種復雜矛盾的社會背景之下,蔡元培提出了教育救國論,要求語文課程的目的是“要全國的人都能寫能讀”,這也是拯救國民危機、順應歷史潮流發展的必然舉動,惟有在精神思想上喚醒沉睡的中國人,才有可能在危急關頭挽回局勢。

  在“要全國的人都能寫能讀”的基礎上,蔡元培提出了,語文課程的目的在于其實用價值,用來滿足工作、學習、生活的需求,所以應該讓學生讀 “應用文”,掌握的語言工具應適合于應用文。他把文章分成兩個種類:一種是應用文,一種是美術文。應用文是用來說明事情或記載事件的文章,“前者是要把所見的自然現象和社會事件給人看。

  后者是要把所見的真偽善惡的道理與別人說明。”蔡元培所說的“應用文”,實際上是指應用文的廣義含義,實際上涵蓋了我們平時所說的議論文、記敘文、說明文這三種文學體裁。而蔡元培所說的“美術文”,則主要是指小說、詩歌、劇本這三種文體。蔡元培認為,中學語文課程的主要內容應該是以應用文為主,美術文為輔。

 。ǘ“血脈自相貫通,價值也是平等”——語文課程的價值

  蔡元培在一次演講中,闡述了國文與其他學科之間的關系:

  高等師范院校劃分了外國語、科學、國文等學科部門,這是分工意義所在,也是通力合作的結果,而不是區分高下,舉個例子比如眼、耳、鼻、舌等面部器官,它們各有各的作用,血脈自相貫通,價值也是平等;如果說學會了國文,就菲薄外國文,那換種說法,難道說有了眼,就可以不要耳、鼻、舌嗎?

  這一段文字用比喻的手法生動地指出了國文與各學科之間的辯證關系。首先蔡元培把國文比作眼,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語文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就猶如眼睛對于人來說的重要性,眼睛對于人來說起著觀察世界,了解世情的作用,所以國文也起著觀察社會,表情達意的作用,這也是人們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的前提條件。接著蔡元培把外國語、科學等比作耳、鼻、舌,眼睛是基礎,而作為耳、鼻、舌的外國語和科學對于“人”來說也是很重要的,語文不能離開他們而獨立存在。他們之間的關系是血脈相連,地位平等的,唯一的不一樣只是分工不同而已。

 。ㄈ“收事半功倍之效”——語文課程資源的利用

  我們大家都明白,主攻文學的人,不能獨在書本里探討,還應受到大自然的熏陶,所以學習的環境非常重要;看英國的牛津大學和美國的哥倫比亞大學,它們都在郊外風景絕美之處,因此它們培育的文學巨子也比別校要多;各位求學于如此山清水秀之地,必定會興趣叢生,收事半功倍之效。

  從中可以看出,雖然蔡元培沒有直接說到“語文課程資源的利用”這個概念,但我們也可以尋到一些蔡元培對于語文學習中自然環境的要求,如此一來,對于蔡元培把自然環境資源看成是語文課程資源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就不難看出了。自然環境、校園景觀作為外顯性的語文課程資源,也是我國精神文明成果的物質載體,既豐富了學生的精神審美,也傳承了中國的深厚文化底蘊。

  除了說明自然環境對教學的重要作用外,蔡元培還強調了內隱性的課程資源。

  在教學中,語文課程資源結構略顯單一,導致有的老師只會教書本知識,而不去深入挖掘一些新的課程資源,所以使語文的教學顯得無味枯燥。隨著我國新課程標準改革的繼續深入,身為一個優秀的教師必須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整合利用開發新的有效課程資源,在日常生活中汲取有價值的、新鮮的、符合現實的資源,為枯燥乏味的語文教學注入新的活力,為語文教育做出新的貢獻。

  語文課程資源是一座巨大的寶庫,而怎么開發與利用,就在于老師在日常的教學中要多動腦、勤思考,多方位、多角度地去開發知識寶藏,那么課程資源這個巨大的寶庫就能被我們充分利用。

  三、蔡元培的語文教授觀

  蔡元培的語文教授觀遍布于他的演講和文學著作中,我認為可以歸為以下兩個小點,即語文的教授內容和語文的教授方法。

 。ㄒ唬“兼容并包、民主科學”的語文教授內容

  蔡元培在教育學、心理學的基礎上對語文教學內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主要闡明了對語文傳統教學內容主張批判繼承、主張五育并舉、主張兼容并包融貫中西。他對語文教學內容的這一系列看法,相較于當時的語文教學思想已經有了極大的進步意義。

  1.對語文傳統教學內容主張批判繼承

  蔡元培自六歲進入家塾學習,隨即開始了他乏味死板的讀書生涯。后來在他 19 歲和28 歲時,他擔任了塾師這個工作,開始了他的教學生涯。在家塾學習和親自教書的寶貴實踐使他充分認識到傳統私塾的教授方法和內容,他對中國傳統教育的弊病有深刻的認識。

  1912 年蔡元培在為夏宇眾所著的《中學國文科教授之商榷》作序言的時候,他就列舉了我國傳統國文教育的幾個弊。阂皇撬x的是“不通于今人喉舌”的“死語”;二是所讀課本脫離實際,也不符合實際語言運用時的文法,只認準了幾篇范文,只知道死讀,從不在意學生能不能真的領悟到精髓;三是在所謂的“模范文”中,大多數是偏重文學本身的,很少有合乎理論的實用性文章;四是老師不講究使用教授法,教師只教授表面知識而不深入探究,導致學生只能大致模仿,老師只知道大致評改?偟膩碚f,傳統語文教學的實質是,通過死的教學方法來學習死的語言。

  在讀經問題上,蔡元培卻有獨到的見解:

  給大學國文系的學生講一點《詩經》,給大學歷史系的學生講一點《書經》和《春秋》,給哲學系的學生講一點《論語》、《孟子》、《易傳》和《札記》,我認為這是可行的;而為中學生挑選幾篇經傳的文章,編入中學生的文言文讀本中,我認為也是有必要的;但是若要讓小學生去讀經,我覺得不恰當,這是有損而無益的。

  一方面他承認經書中有很好的格言,能使我們受用終身,所以我們是有熟讀經書的必要的,但另一方面,由于傳統語文教育的種種弊端和兒童身心發展的局限性,所以不適于直接用于傳授給兒童。針對舊式國文教學既有優點又不乏糟粕的特點,蔡元培提出了要批判地繼承傳統語文教學的內容。

  2.主張五育并舉

  1912 年蔡元培任民元總長后發表了《對于新教育之意見》,他在該意見中強調:

  “軍國主義、實利主義、德育主義、世界觀、美育主義”皆“今日教育之不可偏廢者”,應運用于各科教學中,以促進學生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技能全面發展,使學生協調發展,健康成長。在運用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各學科的獨有的特色,突出重點,不強求一致性。國語國文的教學,從學習的方法角度來看,對于語法文法的教學來說,這在智育的范疇中,屬于實利主義的范圍;對于修辭等寫作技巧的學習領悟,對于文章主旨的感悟等,則又屬于美育的范疇。從學習的內容角度來看,要使各個教育方針在教學內容中按一定比例表現出來,此比例在《對于新教育之意見》中有體現:

  國語國文的形式,其依據準文法者屬于實利,而依準美詞學者,屬于美感;內容的百分之十屬于軍國民主義,百分之四十屬于實利主義,百分之二十屬于德育,百分之二十五屬于美育,而世界觀占據百分之五。

  蔡元培是語文教育史上第一個把語文教學與國家教育的總方針結合起來的偉大先行者,他使語文學科成為了一門既實現了教育宗旨又貫徹了教育方針的重要基礎教育課程。

  3.主張兼容并包,融貫中西

  蔡元培在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時,他的主要辦學方針就是“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這個辦學方針也滲透在他語文教學內容的方方面面,很多地方都能體現。蔡元培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注重對學生發散性思維的培養,他平時就指導學生不能拘泥于落后頑固的“死語”,反對學生尊孔讀經,他希望學生能自由地讀書,并且在讀書時注意聽、說、讀、寫,汲取百家之言,使中西文化融會貫通。由此,蔡元培先生在語文教學內容上由傳統的尊儒尚道轉化為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相結合,由封建倫理道德教學轉化為科學民主教學。

 。ǘ“尚自然,展個性”的語文教授方法

  西方的教育理論對蔡元培有很大的影響,他提出要把以個人經驗為基礎的傳統語文教學轉變為向科學化、實用化發展。他的語文教學方式重視學生個性的發展,尊重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更具有科學性,同時也順應了時代發展的潮流。

  1.推行白話文教學,強調言文一致

  白話文是用現代人的方式來傳遞現代人的意思,是一種直接的交流方式;而文言文是用古代人的方式,來傳遞現代人的意思,是一種間接的交流方式;間接的交流,不管是寫的人還是讀的人,都要費功夫來翻譯,何苦要這樣呢?……若是要寫給現代人看的文字,偏要用古代人的話來傳遞,不覺得很可笑嗎?

  在蔡元培在女子高等師范學院的演講中,有這樣的一段話,可以看出,他認為如果想要普及國民教育,必須推行白話文教學,強調言文一致,這是順應時代潮流的做法,表現出蔡元培語文教學思想的與時俱進。

  由于舊式國文教學脫離應用實際、脫離語言實際,所以蔡元培提倡中小學語文教學要以學習白話文和國語為主。在 1912 年,蔡元培就提出了“國語”和“國文”這兩個概念,并提出要“語、”文“兩方面并重。五四時期更明確的提倡學校語文教育要以教授白話文為要務。其理由大致有二:一是用白話文表情達意明白而直接利于交際,用文言文表情達意艱澀而間接不利于交際;二是文言文不利于教育的普及,文言文教學的大部分時間都花費在了文意的講解上, 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2.強調教學有其科學性

  新式教育區別于舊式教育的地方,就是教育者非以吾人教育兒童,而吾人受教育于兒童之謂也……新教育則否,再深知兒童身心發達之程序,而擇種種適當之方法以助之。

  在 1918 年,蔡元培就想要改變傳統舊式教育的弊端,提出教育要講究其科學性,倡導教育要符合兒童身心發展的要求,這與美國教育學家杜威提出的”兒童中心“有異曲同工之妙。蔡元培還主張了教育要以實驗心理學為基礎,”所以治新教育學者,把實驗心理學當做根基。“在《新教育與舊教育之歧點》一文中,蔡元培明確闡述了這個觀點,這對于我國現代教育的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在此基礎上,蔡元培又進一步又提出了教育應尚自然,展個性的想法,”教育者,與其守成法,毋寧尚自然,與其求劃一,毋寧展個性“。在這種要求下的語文教學,蔡元培還指出了”教學應因材施教,符合每個人的身心發展。究竟我們應該讀什么學科好呢?……應隨著個人的性格相近,不可勉強“他的這一系列教學思想都體現了他對教育科學性的要嚴格要求。

  3.強調教師應指導學生靈活運用

  蔡元培認為,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把知識通過灌輸的方式灌注到學生的思想中去,而應該運用啟發式的教學策略,使教學過程充滿趣味,學習的知識也不是僵硬死板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靈活運用,受用終身的。而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應該多加思考,不能只聽老師講課,缺乏自己的思維過程,只有在學中思,才能把知識牢牢地掌握,孔子所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就與蔡元培的教學思想不謀而合,這也體現了蔡元培教學思想對于中國古代優秀教學觀的繼承與發揚,體現了中國古代文化的傳承性。

  在 1920 年時,蔡元培就提出了注入式語文教育弊端的解決方法,但直到現在,這一問題仍未徹底解決,有些學校表面上高喊著素質教育但是私底下為了追求高升學率,仍在采用這種不科學的注入式教學方法,對學生本身能力的提高毫無益處,這是我們堅決抵制的。

  引起學生讀書的興趣,做教師的,不可以把文章逐字逐句地講解給學生聽;最好要讓學生自發去研究書本,實在要幫助了也要等學生確實不能靠自己的力量了解文本時,才能去幫助他了解……做為學生,也不能每天只知道去學校把教科書讀熟就算完成任務了;要知道課本不過是給我們一個例子,我們要從具體的事物里抽出例子來,應用到別的地方中去……

  蔡元培在新加坡南洋華僑中學等校歡迎會的演說詞上,也有談到要讓學生靈活運用的問題?鬃釉唬”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總的來說,老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指導者,而非灌輸者,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四、蔡元培的語文學習觀

  陶行知把南京師范學校課程的”教授法“改成了”教學法“,這標志著學生的”學“與老師的”教“已經到了同等的地位,蔡元培也意識到了學生的語文學習和老師的語文教授具有不相上下的重要意義,于是他提出了”學生自動學習“的語文學習方法,這在本質上是他追求民主與科學的思想在語文教學方面的體現,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ㄒ唬┏珜W生自由讀書

  自由學習從字面上理解即讓學生們自由地選擇讀書內容,民主地選擇讀書的方法,讓學生能自由地讀書。

  蔡元培在南洋公學任職時,曾讓”讓學生自由地讀書、寫日記,然后再給我批改……每月課文一次,也交由我批改……札記之例,一著心得,一節精要,一記疑義;札記每七天一交……學堂七小時外,看書隨意,有疑義或心得,可摘抄別錄,與札記同交“。蔡元培在培養學生自由讀書外,還繼承發揚了點評法這一優秀的傳統語文學習方法,這在他的《我的讀書經驗》中也有所體現。

  倡導學生自由地讀書,按照自己的興趣性格廣泛地閱讀,蔡元培把自由讀書法和課堂教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首先在一定程度上明確了學生文學閱讀的重要性,其次讓學生們對于文學閱讀有了自己的選擇范圍,但這范圍也不是任由學生們隨心所欲的,而是在老師的監管調控之下,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寫作能力,積累學生的閱讀素材。

 。ǘ┨岢珜W生自動學習

  由于傳統語文教學一味讓學生死記硬背,蔡元培提出要”深知兒童發達之秩序,而擇種種適當之方法“。蔡元培指出,不論學生資稟、興趣、性格的注入式教學是不利于學生發展的。于是他根據當時流行于歐洲的”自動主義“理論,提出了以下幾點”要使學生自動學習“的觀點:首先是要使學生對讀書產生興趣,學習內容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生活經歷、生理及心理等方面的特點,對學生有吸引力,教師所采用的教授方法也要合乎學生認知事物發展的科學規律。其次是教師要指導學生自己主動去探究,使學生掌握自學的能力。再次是要啟發學生能夠掌握”公例“,能舉一反三。最后是要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手段,用來適應不同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性格特征。

  蔡元培早在 1920 年演說的《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一文就說道:”通常學校的教習,每說我要學生圓就圓,要學生方就方,這便大誤……一位教員,斷不能知道個個學生的個性;所以在學生方面,也應自覺,教我的先生,既不能很知道我,最知我的,便是我自己了。如此,則一切均須自助才好“。蔡元培借鑒當時西方流行的自動學習理論,認為在學校,不能單靠教科書和教習。課堂功課固然重要,自動自習,隨時注意,自己發現求學的門徑和學問的興趣,更為要緊。自動學習主張,在當今班級授課制教學組織情況下仍不失為需要強調的學習方法。

 。ㄈ┲鲝堃晕膶W陶冶情操

  在 1920 年蔡元培任北大校長期間,學生中出現了一打撲克和讀惡劣小說等不正當的消遣活動,對于這一現象,蔡元培當然是堅決反對的,他提倡用閱讀文學作品、聽音樂、畫圖畫、出門旅游的方式來替代這些不正當消遣。”大家看看文學作品,唱唱詩歌,也可怡情悅性“。這一點在《對于學生的希望》中也可以體現。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一本好書,如同與一位良師益友對話,她能引領我們的心靈走向人類靈魂的最高處。所以我們要多讀書,讀好書,多讀文學作品來陶冶情操,以滿足和豐富我們的求知欲與精神需求。與其把時間浪費在打撲克、看惡劣小說上,還不如靜下心來,好好讀一篇文質兼美的書本,這不僅有利于學生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更有利于提高學生們的精神境界。蔡元培是提倡美育的,他認為文學具有愉悅性情,提高道德情操的功能,這也啟示我們要多讀好書。好書可以指課外書,更多的卻是課內教科書。語文教材是承載教學內容的載體,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材的選文與編排會影響學生學法的科學性,最后甚至會影響整個語文教育的質量。所以我們在選擇教材上要符合運用實際的文法,要符合學生心理特點,這樣才能正確引導學生學習。

  五、結語

  蔡元培先生是中國近代教育制度改革的先驅者和奠基人。他由清末的瀚林到留學國外, 又到返回國內后擔任教學工作的行政管理職能, 這一經歷無疑是十分豐富且可貴的。

  他在多角度研究中, 深刻地意識到我國舊式傳統封建教育制度對人才的戕害與扼殺是多因素的。蔡元培在投身教學事業后,在許多方面都表現出了富于創新、勇敢頑強的精神。

  清朝末年,他開始組織中國教育會,并創辦了愛國學社, 愛國女學等,為打破封建教育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辛亥革命前后時期, 他先后三次奔赴歐洲考察, 學習歐洲先進的教育思想和制度。在 1912 年,蔡元培擔任中華民國首任教育總長時,他對舊式教育制度和思想都進行了改革, 廢棄了”忠君“、”尊孔“等中國封建教育的規定, 這是順應歷史潮流之舉。在小學教育的改革上則是廢止了讀經, 實行了男女同校;在大學教育的改革上則是取消了經科, 使學校不實行拜孔子的儀式; 在教育方針的改革上上他則提出了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教育方針。他在許多教育教學工作上都做出了努力。蔡元培當時所做的工作在現在看來就已經為在全國全面推行新式教育制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蔡元培擔任北京大學校長后被后輩所推崇贊揚有很多原因, 而他對北大做出的最重要的貢獻就是使這所學校的基本格調確定了下來。蔡元培把”兼容并包“和”思想自由“的治學方針貫徹得如此徹底, 把個人的認知、知識與時代要求配合得如此默契, 真是讓人心馳神往。我們現在研究他的語文教學思想, 仍然具備深刻實用的現實性意義,。他的教育思想確實是一筆需要我們認真研究, 探析并且傳承的寶貴精神財富。

  蔡元培非常注意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 主動培養學生養成自覺的學習習慣。

  他反對”守一先生之言, 而非斥其他“這種狹隘自大的治學方法。因為這種方法使各種學術交流難以展開,文學思想難以得到碰撞激勵, 只可以表現出”小家子氣“的教學方法。蔡元培反對文理兩科分類的封閉狹隘, 漠視彼此,他意識到隨著近代社會的飛速發展,社會與科學的關系日益密切,文科理科的界限越來越模糊,兩者之間開始逐漸融合,于是他主張拋開文理分科的界限, 讓學生掌握兼具文理。全面扎實的基礎知識。這種見解與我國目前正在創建的大型綜合性大學不謀而合, 尤其是是”211“工程實施的大學,其治學精神與之基本相符,F在在高中階段仍在實施文理分科,但文理分科過早這一現實已引起志士仁人的注意,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教育界必將迎來一系列重大的變革。

  ”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當現代語文教學陷入”世紀末的尷尬“,人們開始疾呼”救救語文教育,救救我們的中華文化“,在我們幡然醒悟開始致力于語文新課程改革時,我們也不能忘記借鑒歷史的教訓和經驗,尤其是像蔡元培這樣的優秀教育家的經驗。早在八九十年前,蔡元培就已經形成了自己獨有的精辟獨特的語文教學觀,并且對語文教學中具有的一系列問題作出了解答。蔡元培的語文教學觀基于其整個教育思想這個客觀的基礎之上,并且和他個人的生活經驗、當時的社會背景是相互聯系。蔡元培幼年時經過中國封建教育的學習,對舊式教育缺點領悟得更深刻,與此同時他也曾經歷過新式教育,自身實踐證明了新式教育的科學性,豐富完善了他自身的語文教學思想。蔡元培的語文教學思想從頭到尾貫徹著教育救國的理念,融合了我國優秀的語文教學傳統和西方先進的教學理念,并且從時代和民族的需要出發,建立了符合學生個性、社會發展、民族自強的新語文教學觀。

  蔡元培的語文教學思想是被實踐證實過的有效的、科學的教學思想,對當時語文教學的改革創新起到了極大的作用。我們所處的現代社會中,依然存在著一些蔡元培時代的語文教學問題,蔡元培的語文教學思想及其特征都適用于當下的語文新課程改革,希望通過本篇論文能夠對當下的語文課程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毛洪江:《論蔡元培語文教育思想--人文教育的探索》,《貴州師范大學學報》,2002 年。

  [2]申曉輝:《蔡元培語文教育思想探析》,《文學教育》,2011 年第 3 期。

  [3]沈虹:《試論蔡元培美育思想及其對當前語文教育的啟示》,《南京師范大學學報》,2004 年。

  [4]蔡元培:《蔡元培教育名篇》,教育科學出版社 2008 年版。

  [5]胡迎熙,魏坡:《試論蔡元培德育思想及其當代啟示》,《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5 年第 7 期。

  [6]梁柱:《蔡元培教育思想論析》,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年版。

  [7]王玉生:《蔡元培普通教育思想論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9 年版。

  [8]朱永新:《中國近現代教育思想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 2011 年版。

  [9]朱永新:《溝通與融合--中國近現代教育思想史》,人民教育出版 2004 年版。

  [10]舒新城:《近代中國教育思想史》,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7 年版。

  [11]姜朝暉:《民國時期教育獨立思潮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 2008 年版。

  [12]王天嬌:《蔡元培語文教學方法芻議》,《中國成人教育》,2015 年。

  [13]馬千里:《蔡元培教育思想對當代的啟示》,《安徽師專學報》,2002 年第 14卷。

  [14]肖川:《蔡元培教育思想的現代詮釋》,《教育發展研究》,2000 年第 12 期。

  [15]梁柱:《蔡元培教育思想的淵源與特點》,《高校理論戰線》,2007 年第 4 期。

相關標簽:
  • 報警平臺
  • 網絡監察
  • 備案信息
  • 舉報中心
  • 傳播文明
  • 誠信網站
精品亚洲91在线无码播放,亚洲最新在线,亚洲久无码中文字幕热,免费国产自在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