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 id="yk4em"></rt><rt id="yk4em"><optgroup id="yk4em"></optgroup></rt> <rt id="yk4em"></rt>
<tr id="yk4em"><xmp id="yk4em"><rt id="yk4em"></rt>
<acronym id="yk4em"><xmp id="yk4em">
<acronym id="yk4em"><optgroup id="yk4em"></optgroup></acronym>
學術堂首頁 | 文獻求助論文范文 | 論文題目 | 參考文獻 | 開題報告 | 論文格式 | 摘要提綱 | 論文致謝 | 論文查重 | 論文答辯 | 論文發表 | 期刊雜志 | 論文寫作 | 論文PPT
學術堂專業論文學習平臺您當前的位置:學術堂 > 論文寫作 > 碩士論文寫作

基于過程性評價的碩士學位論文質量提升研究

來源:江蘇科技信息 作者:魏緒秋
發布于:2023-03-16 共6282字

  摘要:碩士學位論文質量直接關系著高等教育質量。針對如何提升碩士學位論文質量的問題,文章構建了基于過程性評價的碩士學位論文質量評價模型,并分析了碩士學位論文質量的過程性評價,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碩士學位論文質量提升策略,以期通過構建的基于過程性評價的碩士學位論文質量評價模型及其提升策略,為碩士學位論文質量評價及提升有所借鑒。

  關鍵詞:碩士學位論文;質量提升;過程性評價;

  Abstract:The quality of master's degree thesis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aster's dissertations,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quality evaluation model of master's dissertations based on process evaluation, analyzes the process evaluation of the quality of master's dissertations. It can be used as reference for the quality evalu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master's degree thesis.

  Keyword:master's degree thesis; quality improvement; process evaluation;

  0 引言

  2020年7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對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研究生教育在培養創新人才、提高創新能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碩士研究生教育介于本科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之間,主要培養從事教學科研的學術型人才和適應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碩士學位論文質量直接關系著高等教育質量。因此,如何科學、合理、有效地評價碩士學位論文質量是一個重要的議題:(1)在碩士學位論文質量評價內涵及理念研究方面,朱曉民等[2]基于立德樹人的理念,探討教育碩士學位論文質量及質量評價的基本內涵,并確立教育碩士學位論文質量評價的指導理念。(2)在學位論文質量影響因素研究方面,趙文鶴等[3]探索影響博士學位論文盲審合格率和總體評價的關鍵影響因素。(3)在碩士學位論文質量監控與評議機制研究方面,胡亮[4]從論文保障體系建設、抽檢機制及評議要素組成等幾方面,建立藝術碩士學位論文質量保障體系及抽檢評議制度。

  2020年2月18日,教育部、科技部研究制定的《關于規范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中鼓勵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方式,探索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5]。碩士學位論文質量評價與質量提升不僅僅在碩士學位論文的開題、預答辯、送審、答辯等某個過程,而且還包含著碩士學位論文完成后,學術界、社會界對碩士學位論文質量的認可程度。因此,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引入了過程性評價理念,構建基于過程性評價的碩士學位論文質量評價模型,評價碩士學位論文質量,從而達到提升碩士學位論文質量的目的。

  1 基于過程性評價的碩士學位論文質量評價模型構建

  過程性評價是在教育、教學活動的計劃實施過程中,了解動態過程的效果,及時反饋信息、及時調節,使計劃、方案不斷完善,以便順利達到預期的目的而進行的評價[6]。碩士學位論文一般需要經過碩士學位論文開題、碩士學位論文中期檢查、碩士學位論文預答辯(預評審)、碩士學位論文送審、碩士學位論文答辯等環節;谏鲜霏h節,本研究將碩士學位論文分為撰寫過程、質量提升過程和完成三大過程,其中撰寫過程包括基于過程性評價碩士學位論文開題、碩士學位論文中期檢查,質量提升過程包括碩士學位論文預答辯(預評審)、碩士學位論文送審、碩士學位論文答辯,完成是碩士學位論文完成后環節。構建碩士學位論文質量評價模型,以提升碩士學位論文質量。

  在基于過程性評價的碩士學位論文質量評價模型中,涉及兩種重要的評價方式:同行評議和客觀量化兩種方式,如圖1所示。其中,同行評議是學術論文創新性定性識別的重要方法。所謂同行評議指的是學術獎勵制度和學術文獻出版過程中既定的組成部分,基本原理是:在某一特定領域中,專家對該領域或相近領域其他科研人員科技著作的專業表現、創新性以及質量進行評價的方法[7]?陀^量化指的是碩士學位論文完成后在學術界、社會各界的認可程度、關注程度等,包括碩士學位論文完成后所產生的引文、社交媒體等客觀數據。

基于過程性評價的碩士學位論文質量評價模型
圖1 基于過程性評價的碩士學位論文質量評價模型

  2 碩士學位論文質量的過程性評價分析

  2.1 碩士學位論文撰寫過程時質量評價

  2.1.1 碩士學位論文開題

  碩士學位論文開題是碩士學術論文質量控制的初始階段。首先,碩士研究生在導師的指導下,進行碩士學位論文選題、撰寫;其次,院(系)成立開題報告評議小組,主要以校內專家為主,開展碩士學位論文開題公開答辯會,對碩士學位論文的質量進行評價。碩士學位論文開題質量評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碩士學位論文的選題是否科學、可行。(2)該領域目前的國內外研究水平和發展趨勢簡述是否準確把握。(3)主要研究內容及預期成果,擬采用的研究方法、技術路線、實驗方案的可行性分析是否清晰、可行。(4)研究內容、擬采用的研究方法、技術路線等方面有哪些創新之處。(5)工作量及工作進度安排(包括文獻查閱、方案設計與實現、計算與實驗、論文書寫等)是否合理。(6)國內外主要參考文獻是否合乎規定,是否符合學術規范。

  碩士學位論文開題時質量控制主要過程如下:(1)專家們根據上述評價內容對研究生碩士學位論文質量進行綜合評價,并給出相應得分。(2)根據專家們給出的得分,將去掉一個最高分、一個最低分后的均值作為該研究生碩士學位論文開題的最終得分,并換算成等級(“優”等級為90~100分;“良”等級為80~89分;“中”等級為70~79分;“及格”等級為60~69分;“不及格”等級為60分以下)。(3)等級為“不及格”的研究生將在1個月內修改開題報告,再次參加院(系)組織的開題公開答辯會,其他等級的研究生根據開題報告評議小組所提出的意見并結合導師意見,進行開題報告的修改。(4)完成修改后,將開題報告提交給院(系)進行備案。

  2.1.2 碩士學位論文中期檢查

  碩士學位論文中期檢查是對碩士學位論文開題后的第一次質量評價,其作用旨在強化碩士學位論文選題,及時監督、敦促碩士研究生按照開題報告及時撰寫碩士學位論文。碩士學位論文中期檢查主要采用集中答辯方式進行,院(系)成立考核專家小組,主要以校內專家為主,著重檢查以下兩種情況:一是檢查碩士研究生是否存在與開題報告題目不一致的情況;二是檢查學位論文進展是否與開題報告所述進展一致的情況。

  在中期檢查過程中,針對學位論文與開題報告題目不一致的情況處理如下:(1)如果因論文題目措辭、表述修改,但研究主體內容與開題保持一致,這類情況不需要重新開題。(2)如果學位論文研究主體內容與開題不一致,這類情況須重新開題。針對學位論文進展是否與開題報告所述進展一致的情況處理如下:敦促碩士學位論文工作量較少、階段成果較少的研究生加快工作進度。

  2.2 碩士學位論文質量提升過程時質量評價

  2.2.1 碩士學位論文預答辯(預評審)

  碩士學位論文預答辯(預評審)是碩士學位論文預審稿完成后的質量評價。該階段的質量評價主要采用同行評議的方式進行,主要以校內專家為主。院(系)成立碩士學位論文預答辯(預評審)評議小組,開展碩士學位論文公開答辯會,對碩士學位論文的質量進行評價。碩士學位論文預答辯(預評審)評價主要包括對論文的創新性、學術水平、論文工作量、是否符合學術規范等做出評價,需包含論文的不足之處及具體修改建議等。

  質量評審結果是:(1)同意該論文匿名外審。(2)不同意該論文匿名外審。碩士研究生需根據預答辯(預評審)意見和建議,進行碩士生學位論文的修改與完善,經指導教師審核后,方可進入碩士學位論文送審環節。

  2.2.2 碩士學位論文送審

  碩士學位論文送審是碩士學位論文送審稿完成后的質量評價。該階段的質量評價主要采用的是同行評議的方式進行,校外專家盲審。碩士學位論文送審質量評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選題:選題的前沿性和開創性;研究的理論意義、現實意義;對國內外該選題及相關領域發展現狀的歸納、總結情況。(2)創新性及論文價值:對有價值現象的探索、新規律的發現、新命題新方法的提出等新的科學發現;對解決自然科學或工程技術中重要問題的作用;論文及成果對科技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影響和貢獻。(3)基礎知識和科研能力:論文體現的學科理論基礎堅實寬廣程度和專門知識系統深入程度;論文研究方法的科學性,引證資料的翔實性;論文所體現的作者獨立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4)論文規范性:引文的規范性,學風的嚴謹性;論文結構的邏輯性;文字表述的準確性、流暢性。給出論文的總體評價(A等級為總分≥85分,B等級為70≤總分<85,C等級為60≤總分<70,D等級為總分<60),給出學位論文的學術評語和建議,指出論文的不足之處。

  評審結果處理:(1)論文評審結果均為B及以上等級的,學位申請人應根據專家評審意見對論文進行修改,修改結果經指導教師同意后參加答辯。(2)論文評審結果中有1個C等級,其他均為A等級,學位申請人應對論文進行重大修改,修改結果經指導教師和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審核同意后參加集中答辯。(3)論文評審結果中除1個C等級外,其他為非全A等級且無D等級,學位申請人應對論文進行重大修改,且修改時間一般不少于3個月,修改完成后重新進行評審。(4)論文評審結果中有D等級,學位申請人應對論文進行重大修改,且修改時間一般不少于6個月,修改完成后重新進行評審。

  2.2.3 碩士學位論文答辯

  碩士學位論文答辯是碩士學位論文質量提升的最后一個環節。該階段的質量評價主要采用的是同行評議的方式進行,以校內專家為主、校外專家為輔。碩士學位論文答辯質量評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對碩士學位論文的選題、創新性、邏輯結構層次等進行總體評價,并指出碩士學位論文的不足或修改建議等。

  質量評審結果是:(1)同意畢業論文通過,建議授予碩士學位。(2)不同意畢業論文通過,不建議授予碩士學位。對于結果是同意畢業論文通過,建議授予碩士學位的碩士研究生,需根據答辯的意見和建議,進行碩士學位論文的修改與完善,經指導教師審核后,形成碩士學位論文終稿;對于結果是不同意畢業論文通過,不建議授予碩士學位的研究生,需根據答辯的意見和建議,進行碩士學位論文的修改與完善,修改完成后重新參加碩士學位論文答辯。

  2.3 碩士學位論文完成后質量評價

  碩士學位論文撰寫完成后質量評價方法主要有同行評議和客觀量化,其主要反映的是學術界和社會界對碩士學位論文質量的認可程度,以激勵碩士研究生和導師共同努力,提升碩士學位論文質量。

  (1)同行評議的方法主要用在碩士學位論文評優階段。同行專家根據碩士學位論文的選題、創新性、論文價值等及其社會反響(被引用、被轉載、被評論等)做出質量評價。雖然同行評議都是針對“已完成”論文進行的,但是這種方法能有效幫助用戶發現、區分出文章質量的高低[8]。

  (2)客觀量化方法是碩士學位論文完成后質量評價的應用。主要通過學術論文的被引頻次、Altmetrics等數據直接、客觀量化碩士學位論文的學術價值和社會價值[9]。

  (1)學術價值的評價,主要通過被引頻次及其衍生指標進行量化。早在1927年,Gross等[10]就將被引頻次作為評價科研研究重要性的依據;1955年,Garfield[11]運用學術論文被引頻次來評價學術論文質量。在隨后的研究中,學者們均將學術論文的被引頻次作為學術論文質量的重要參考依據或標準。此外,其還衍生了學術論文質量評價的一些指數,如h指數[12]等。

  (2)社會價值的評價,主要通過Altmetrics數據進行量化。Web 2.0時代,學術交流的方式隨之轉變:繼書籍、期刊、數據庫等,Facebook, Blog, Twitter等社交媒體工具或平臺也成為學術交流的另一種方式。2010年,Priem等[13]基于Web 2.0所提供的實時動態數據,提出了“科學計量學2.0”(Scientometrics2.0)的概念;之后,Priem等[14]又提出了“Altmetrics”相關學術術語,將一個全新的理念引入了學術論文質量評價之中。

  3 碩士學位論文質量提升策略

  碩士學位論文質量提升策略貫穿于碩士學位論文的整個過程,其歸納起來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3.1 強化碩士學位論文選題,加強監督,為提升碩士學位論文質量打下堅實基礎

  (1)選題是開展碩士學位論文工作的首要環節,恰當的選題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選題不當則事倍功半[15]。因此,要強化碩士學位論文選題。對于一些不科學、不可行、不合適的選題,創新性不明顯的或不具有創新性的選題及時修改或變更,再次參加院(系)組織的開題公開答辯會,通過后方可進入碩士學位論文的撰寫環節,從而保證了碩士學位論文選題的科學性、創新性和先進性,為提升碩士學位論文的質量打下了堅實基礎。

  (2)開題后及時強化碩士學位論文選題,監督、敦促碩士研究生及時完成碩士學位論文。在檢查過程中,對學位論文研究主體內容與開題不一致的,須重新開題;對學位論文進展與開題報告所述進展一致的,敦促研究生加快工作進度,確保碩士學位論文的質量。

  3.2 完善評審制度,全方位提升關碩士學位論文質量

  完善評審制度,規避“人情”因素,把關碩士學位論文質量,以提升碩士學位論文質量?刹捎脤熁乇苤、雙盲評審、末尾審核等多種手段,對碩士學位論文的選題、創新性及價值、論文規范性等做出總體評價,指出碩士學位論文的不足并提出修改建議。如碩士學位論文未通過評審過程中的任一環節,需要對碩士學位論文進行修改并再次評審,甚至是重新規劃選題。

  3.3 健全評優體系,激勵碩士研究生、導師提升碩士學位論文質量

  評優屬于碩士學位論文質量提升的激勵環節。通過同行評議和客觀量化等多種方式,遴選出高質量的碩士學位論文。設立獎勵制度(如撥付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培育經費、優秀碩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免年度的招生資格審核等),獎勵優秀的碩士研究生、導師。鼓勵碩士研究生和導師共同努力,提升碩士學位論文質量。

  參考文獻

  [1]新華社習近平對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EB/OL].(2020-07 -29)2022-01-08] ht:/ww gov. cn/xinwen/2020-07/29/content _5531011.ht

  [2]朱曉民,黃雪莉,謝丹于立德樹人的教育碩士學位論文質量評價:內涵及理念[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21(3):90-96.

  [3]趙文鶴,王斯一,何藝玲,等.什么影響了博士學位論文質量?--基 于某高校1874份博士學位論文盲審結果的分析[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 2020(7):70-74.

  [4]胡亮藝術碩士學位論文質量監控及抽檢評議機制研究[J].中國高等教育, 2019(7):52-54.

  [5]教育部網站教育部科技部印發《關于規范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的通知[EB/OL].(2020-02-18).

  [6]高凌飚.過程性評價的理念和功能[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6):102-106,113.

  [7]LEE C J,SUGIMOTO C R,ZHANG G,et al.Bias in peer review[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3(1):2-17.

  [8]賈延霞,胡明暉e印本文庫內容質量控制保障機制研究--以中國科技論文在線為例[J] 情報理論與實踐, 2010(11):94-97.

  [9]郭鳳嬌,趙蓉英,孫劭敏.基于科學交流過程的學術論文影響力評價研究一-以中國社會科學 國際學術論文為例[J]情報學報, 2020(4):357. -366.

  [10] GROSS P L,GROSS E M.College libraries and chemical education[J] Science, 1927(1713);:385-389.

  [11] GARFIELD E.Citation indexes for science .A new dimension in documentation through association of ideas[J] Science, 1955(3159):108-111.

  [12] HIRSCH J E An index to quantify an inpidual's scientific research output[J]. PNAS, 2005(46):16569-16572.

  [13] PRIEM J,HEMMINGER B H.Scientometrics 2. 0:new metrics of scholarly impact on the social Web[EB/OL].(2010-07-05)[2022-02-08].

  [14] PRIEM J.TARABORELLI D,GROTH P,et al.Altmetrics:a manifesto[Z].2011.

  [15]顏昌武,吳遠星.MPA學位論文如何選題?[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 2019().22-28.

作者單位:山東理工大學信息管理研究院
原文出處:魏緒秋.基于過程性評價的碩士學位論文質量提升研究[J].江蘇科技信息,2022,39(27):65-69.
相關標簽:
  • 報警平臺
  • 網絡監察
  • 備案信息
  • 舉報中心
  • 傳播文明
  • 誠信網站
精品亚洲91在线无码播放,亚洲最新在线,亚洲久无码中文字幕热,免费国产自在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