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就試圖從認知語言學的角度對老舍《四世同堂》里的隱喻進行一個較為詳盡地分析。...[全文]
添加時間:2023-01-29關鍵詞: 四世同堂 隱喻 始源域 目標域
奧斯汀在其哲學論文《他人的心》中,首次提出“記述話語”與“施事話語”的概念。奧斯汀發現,很久以來,“陳述”的任務在大多數的傳統哲學...[全文]
添加時間:2021-12-10關鍵詞: 奧斯汀 施行話語 言語行為理論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手語逐漸走進大眾的視野。世界各地的手語雖有差異,但其語序表達基本類似。手語作為從視覺上獲取認知的語言...[全文]
添加時間:2021-11-06關鍵詞: 漢語 手語 語序 構詞語序 句子語序
綜觀語文學階段以及歷史比較語言學初期的語法學研究,語法學家的研究大都集中在詞匯的分類、詞匯的構成以及語法范疇角度對不同語言進行研究...[全文]
添加時間:2021-09-30關鍵詞: 文學 歷史比較語言學語言 學說
禮節性言語行為是Goffman(1974)所說的一種非嚴肅使用語言的行為,類似于諷刺、戲弄、幽默、表演等。然而,由于交際的復雜性,在使用禮節性...[全文]
添加時間:2021-08-03關鍵詞: 禮節性言語行為 不禮貌 不確定性 文化敏感性
“話語”的概念最早由語言學家索緒爾提出,即人類語言現象中的“言語”維度。隨后,不同領域的學者對其意義進行多視角解讀,其概念也得到延...[全文]
添加時間:2021-08-03關鍵詞: 文化自信 中國翻譯話語 重構策略
翻譯的根本在于語言,翻譯是把一種語言文字用另外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的形式,涉及不同國家之間語言行為的轉換,包含兩個主要的元素,行為的...[全文]
添加時間:2021-06-04關鍵詞: 中國特色翻譯學 翻譯學任務 發展路徑
邢襄文化歷史悠久、底蘊深厚,是博大精深的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邢襄文化弘揚工程也是河北省強省戰略、提升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舉措...[全文]
添加時間:2021-06-04關鍵詞: 外宣翻譯 邢襄文化 提升對策
科技翻譯的“善”德指的是科技翻譯道德,科技翻譯必須符合科技倫理,既能準確傳遞科技信息,又能對讀者、出版市場、翻譯界、社會和國家帶來...[全文]
添加時間:2021-03-29關鍵詞: 善 德性倫理 規范倫理 科技翻譯倫理
推進農村的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就是各級黨組織尤其是農村黨組織通過適當的組織形式傳播馬克思主義,使廣大農民理解、接受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全文]
添加時間:2021-03-29關鍵詞: 新時代農村 馬克思主義大眾化 語言藝術 路徑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它不僅是溝通的手段,還是實現國家統一、凝聚社會及提升發展水平的要件,是重要的“政治領域”。各國政府都非常重視語言政策...[全文]
添加時間:2021-01-05關鍵詞: 同化 多元文化 語言政策
隨著我國國力的提高,國際上對了解中國文化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因此要將漢語的推廣與中國文化的傳播相結合,大力弘揚中華文化,加大傳播力度...[全文]
添加時間:2021-01-05關鍵詞: “一帶一路”倡議 阿拉伯國家 語言狀況
索緒爾首先肯定研究“文字表現語言”這個問題是必要的。因為“語言是隨語言集體而不同。語言學家必須認識盡可能多的語言對它們進行觀察和比...[全文]
添加時間:2020-10-16關鍵詞: 文字 語言 索緒爾
少數民族語言是國家寶貴的文化資源,是少數民族成員的身份符號;它也是民族文化的載體,記錄了民族的歷史發展和人文風貌。因此,少數民族語...[全文]
添加時間:2020-10-16關鍵詞: 德國 少數民族 語言政策 《憲章》 特點
語言安全源于社會語言學調查中的一種語言現象,在這一理論從興起到發展的半個多世紀的時間里,經歷了從形式語言到語言身份,再到語言地位的發展...[全文]
添加時間:2020-07-24關鍵詞: 語言安全 社會語言學 語言社會學 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