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了高校正常教學活動的開展,為確保高校學生順利畢業,本文以2022年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全科醫學科開展的博士研究生線上答辯為例,從高校線上答辯總體情況、線上答辯流程、線上與線下答辯的不同及改善線上答辯質量的措施等方面進行闡述,以期為高校的教師和學生開展線上答辯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高校畢業生;線上答辯;
Abstract:The epidemic situation of COVID-19 affects the normal teaching activities in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the students graduate smoothly, this paper gives an example of the online defense of doctoral students in the Department of General Medicine in Zhongsh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dan University in 2022, and demonstrates the overall picture,procedures of online defens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online defense and normal defense and the measures of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online defense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e othe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COVID-19; graduates fro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nline defense;
為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教育部發布了《教育部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做好2020年上半年畢業研究生學位授予相關工作的通知》[1],指出培養單位可在保證學位授予質量和遵守保密要求的前提下,組織開展遠程視頻答辯,確保符合學位授予條件的畢業研究生及時獲得學位。本文以2022年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全科醫學科開展的博士研究生線上答辯為例,從高校線上答辯總體情況、線上答辯流程、線上與線下答辯的不同及改善線上答辯質量的措施等方面進行闡述,以期為高校的教師和學生開展線上答辯提供參考。
1 高校線上答辯總體情況
1.1 國內線上答辯情況
國內較早應用線上答辯模式的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其在2011年與香港城市大學聯合組織了博士學位論文答辯,有效促進了兩地學術交流[2]。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暴發后,包括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南大學、山東大學等在內的多所高校均積極遵守防疫要求,開展線上答辯。2020年,浙江大學推出了基于“浙大釘”視頻會議軟件的學位論文答辯方案[3],該軟件可在內網下運行,運行速度較外網更快更穩定,能夠避免可能遇到的網絡卡頓、音頻或視頻不流暢等問題。
1.2 國外線上答辯情況
國外較早開始應用線上教育模式,例如博伊西州立大學于1999年設立了線上碩士教育課程,2011年,全美至少有32%的研究生選修了一門線上課程。此外,歐美等國開創了通過線上教育培養教育博士的方式,能夠為無法離開工作崗位但又希望提升學歷的人提供學習機會[4]。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暴發后,實施線上答辯的美國知名大學包括萊斯大學、紐約大學、辛辛那提大學等。國外大學應用較為普遍的是ZOOM平臺,其他的線上平臺還包括賓夕法尼亞大學應用的Blue Jeans,阿肯色大學應用的Skype、Microsoft Teams等[4,5]。
1.3 線上答辯管理規范
2020年,中國計量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湖州師范學院、浙江工業大學及紹興市上虞區標準化研究院等制定了《高等院校畢業論文在線答辯管理規范》[6],明確了畢業論文在線答辯的基本要求、組織機構、答辯管理、答辯流程和要求、評價與改進等內容,可作為高校開展畢業論文在線答辯的參考規范。
2 線上答辯流程
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全科醫學科開展的博士研究生線上答辯為例對線上答辯流程進行闡述。
2.1 前期準備
2.1.1 建立微信群
為便于及時溝通,研究生科建立了答辯秘書微信群和答辯小組微信群,研究生科指導教師在答辯秘書微信群發布答辯通知、工作細則和組織辦法等,答辯秘書將相關通知發送至答辯小組微信群,并將學生和導師的相關問題實時反饋至答辯秘書微信群,由研究生科指導教師進行答疑[7]。
2.1.2 答辯信息錄入
博士研究生的論文通過盲審及明審評閱后,由答辯秘書進行線上答辯信息錄入,在正式答辯前一周通過“研究生學位論文答辯管理系統”進行提交,并在復旦大學各院系網站予以公開。
2.1.3 答辯專家組成
答辯委員會至少由7人組成,成員應為具有教授或同等專業技術職務的專家,其中至少2名專家應為外單位同行,主席一般由外單位博士研究生導師擔任。
2.1.4 視頻會議軟件
由于騰訊會議軟件操作簡單,功能多樣,可滿足多人會議、錄制視頻和給予主持人更多權限等要求,因此應用騰訊會議軟件進行博士研究生線上答辯。
2.1.5 完成答辯投票和電子簽名收集
登錄復旦大學博士學位申請人答辯投票界面生成投票二維碼,通過掃描二維碼即可完成投票。答辯委員會成員在紙上進行簽字并拍照,由答辯秘書在答辯前收集所有成員的電子簽名。
2.1.6 線上模擬預答辯
正式答辯前,答辯秘書和導師組織學位申請人、答辯委員會成員共同進行線上模擬預答辯,確認視頻會議軟件功能是否正常、網絡是否順暢、音視頻是否清晰流暢、與會者能否進行正常交流等。
2.2 正式答辯流程
(1)答辯秘書通過騰訊會議軟件發起會議,學位申請人、導師提前25 min進入會議,進行答辯前調測。答辯委員會成員、督導專家提前15 min進入會議,進行答辯前調測。(2)督導專家宣讀答辯委員會成員、答辯秘書、出席會議的其他人員名單及注意事項,答辯秘書將學位申請人介紹內容共享至屏幕,由導師對學位申請人進行基本情況介紹。(3)學位申請人進行論文匯報,匯報結束后,答辯委員會成員進行提問,提問結束后,學位申請人進行答辯。(4)答辯委員會成員對論文的學術水平和答辯情況進行評議,并對是否通過論文答辯和授予博士學位作出決議。(5)答辯委員會口頭確認答辯決議,答辯秘書保存決議結果。(6)答辨委員會主席宣布表決結果,并宣讀答辯決議書。
3 線上與線下答辯的不同
3.1 線上答辯優勢
(1)畢業生層面:畢業在即,多數畢業生已開始實習或正式工作,如采取線下答辯模式,畢業生需向實習或聘用單位請假,從全國各地返回高校完成答辯,而線上答辯模式能夠有效節省畢業生的交通成本,消除安全隱患。線上答辯對畢業生的溝通交流和臨場應變能力具有更高的要求,為避免情緒緊張、思維不清晰和語言表達混亂等問題,畢業生需進行線上答辯模擬訓練,加強人際交流,訓練自身思維邏輯和語言表達能力,從而有效提升其綜合素質。
(2)線上答辯層面:線上答辯可以進行截圖、錄音和錄像,實現整個答辯過程的可追溯、可復查,也更容易對答辯的質量進行督查,彰顯答辯的公平性和透明度[8]。由于打破了地域限制,線上答辯也更容易邀請到國內外的高水平專家參會,對論文答辯進行指導和評審。李顯峰等[9]的相關研究顯示,線上答辯中,畢業生的儀表整潔端莊,答辯過程流暢,顯得更加嚴肅和專業。
(3)論文質量層面:線上答辯可追溯、可復查的模式能夠使畢業生更遵守答辯流程和注重論文質量,也會讓專家更注重論文質量評價的公正與客觀性[10],至今尚無關于線上答辯的負面報道。
(4)受眾層面:線上答辯能夠讓更多的受眾參與,低年級的高校學生和其他社會大眾都能夠在線上進行聆聽學習,從而達到科學知識的傳遞與分享。不同專業領域的高校學生與社會受眾也能從線上答辯中獲得一定的啟發,提升科研思維能力與科研創新性[10]。
3.2 線上答辯劣勢
(1)軟件設備層面:線上答辯對軟件設備的技術要求較高,容易產生突發狀況,即使已在正式答辯前進行過模擬預演,答辯過程中也容易出現師生互動效果不佳、聲音和視頻效果不理想、網絡卡頓甚至答辯中斷等問題,不利于線上答辯模式的推廣[8]。
(2)答辯效果層面:受限于非直接交流的形式與軟件設備的呈現效果,導師和專家較難通過學生的動作、表情等考察他們的綜合素質。
(3)溝通的及時與便利層面:部分參會者需申請連麥才能夠發言的方式容易導致溝通不暢,參會者不能像線下答辯那樣進行多向溝通,也可能無法及時表達自己的觀點。
4 改善線上答辯質量的措施
4.1 制定法律法規,規范線上答辯
任何一個行業的發展都需要相應法律法規的引導與約束。目前,我國僅有高校自主制定的《高等院校畢業論文在線答辯管理規范》[6],尚沒有線上答辯的相關法律法規,政府相關部門應盡早完善線上答辯標準化體系建設。
4.2 提升軟硬件設備,完善答辯模式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線上答辯可能成為我國未來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方向。線上答辯所應用的設備存在系統卡頓、網絡不通暢等情況,線上答辯過程中發生的問題也無法及時得到溝通,部分高校結合自身特點采取了有效應對方法。浙江大學推出了基于“浙大釘”視頻會議軟件的學位論文答辯方案,軟件在高校內網下運行,運行速度較外網更快更穩定,有效避免了可能遇到的網絡卡頓、音頻或視頻不流暢等問題。東莞理工學院網絡空間安全學院采用“1+1+1”三平臺答辯模式(一個騰訊云會議作為“云答辯”主會場,一個QQ群作為答辯即時交流群,一個微信小群作為評委即時交流群),確保線上答辯中發生的各類問題能夠及時得到溝通和解決[11,12,13]。
4.3 針對突發狀況,制訂有效應對方案
線上答辯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各類突發問題,高校應制訂相關應對方案,同時提前組織開展線上模擬預答辯,對模擬預答辯中出現的問題提出有效解決方案,盡可能減少正式答辯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確保線上答辯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教育部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做好2020年.上半年畢業研究生學位授予相關工作的通知[教研廳函(2020)1號][EB/OL.(2020-02 -27)[2022-06-17].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yjss_xwgl/xwgl_xwsy/202003/t20200304_427353.html.
[2]倪瑞.網絡答辯促進研究生培養國際合作[J]中國教育網絡, 2011,(7):30.
[3]張雪,王磊,張紫徽,等“網上浙大”支撐遠程論文答辯[J].中國教育網絡, 2020.(8).77-78.
[4]徐魁鴻美國在線教育博士的培養模式及思考--以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為例[J].高教探索,2017,(10):79-84.
[5]趙彥寧,陳紫薇趙思琪,等在線答辯標準化現狀研究及標準體系構建[J].質量探索, 2021,(3):43-48.
[6]浙江省標準化協會高等院校畢業論文在線答辯管理規范[EB/OL].(2020-06-11)[2022-06-17]. https://max.book118.com/htm1/2020/0913/8060074102002142.shtm.
[7]張雙雙,楊洪濤張義龍疫情期間高校線上網絡教學模式探討[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 2020,(11):11-13.
[8]胡宇樂,萬佳,黎萬匯.等基于網絡指導本科生畢業論文與答辯的探索[J].中華護理教育, 2020, 17(12):1143-1145.
[9]李顯峰,何志明,柴榮軍,等多平臺聯動實現計算機專業畢業論文在線指導和答辯[J]科技視界, 2020,(23):63-64.
[10]賈永紅應對疫情高校開展畢業論文在線視頻答辯的實踐與反思-以浙江萬里學院生物與環境學院生物系為例[J].科教導刊(電子版), 2021.(7):7-9.
[11]劉艷艷,劉大偉,劉美我國高校標準化人才培養現狀及對策[J]中國標準化, 2015,(12):86-89.
[12]王艷芳,高慶飛,徐平突發疫情下博士研究生在線答辯模式的探索與實踐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21.(3):4-6.
[13]搜狐網快來圍觀.莞工人的畢業云答辯是這樣子的[EB/OL].(2020-05.26)[2022-06-17]. https://www.sohu.com/a/397856185_67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