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 id="yk4em"></rt><rt id="yk4em"><optgroup id="yk4em"></optgroup></rt> <rt id="yk4em"></rt>
<tr id="yk4em"><xmp id="yk4em"><rt id="yk4em"></rt>
<acronym id="yk4em"><xmp id="yk4em">
<acronym id="yk4em"><optgroup id="yk4em"></optgroup></acronym>
學術堂首頁 | 文獻求助論文范文 | 論文題目 | 參考文獻 | 開題報告 | 論文格式 | 摘要提綱 | 論文致謝 | 論文查重 | 論文答辯 | 論文發表 | 期刊雜志 | 論文寫作 | 論文PPT
學術堂專業論文學習平臺您當前的位置:學術堂 > 醫學論文 > 臨床醫學論文 > 護理論文

失能貧困老年人照護狀況分析

來源:中國公共衛生 作者:李成福1王一然2劉云鐸
發布于:2023-02-16 共5523字

  摘要:目的 分析失能貧困老年人的基本情況和照護狀況。方法 使用全國健康扶貧動態管理系統,在中國25個。ㄗ灾螀^、直轄市)對建檔立卡≥60歲貧困老年人進行核查,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共核查1 149.55萬≥60歲貧困老年人,對貧困老年人的失能和照護狀況進行分析。結果 全國健康扶貧動態管理系統數據顯示,中國貧困老年人失能率為6.50%,男性失能率為5.97%,女性為7.03%;60~69歲、70~79歲、80~89歲、90~99歲、≥100歲貧困老年人失能率分別為4.08%、6.20%、11.78%、21.88%、30.57%;失能貧困老年人獨居比例為18.70%,70.90%的失能貧困老年人選擇居家照護。結論 貧困老年人失能率隨著年齡增高不斷升高;我國失能貧困老年人獨居比例較高,長期照護負擔較重;失能貧困老年人選擇居家照護為主,居家社區照護服務能力有待提升,應增強失能老年人長期照護服務。

  關鍵詞:健康扶貧;貧困老年人;長期照護;

  Abstract: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prevalence of disability and the situation of long-term care of the disabled among poor elderly in China. Methods The information up to December 31, 2020 on 11.495 5 million poor residents aged 60 years and over in 25 provincial-level administrative pisions across China were extracted from the National Health Poverty Alleviation Dynamic Management System. The Self-Care Ability Scale for the Elderly in the National Basic Public Health Service Specification-3rd Edition was adopted to assess disability of the poor elderly. The prevalence of disability and longterm care of the disabled among the poor elderly were analyzed. Results Of all poor elderly(50.17% males aged 72.72 years averagely and 49.83% females with a mean age of 73.66 years), 6.50% were assessed as having different degrees of disability; the proportion of disability was 5.97% in the males and 7.03% in the females. Among the poor elderly, the proportion of disability increased with the age; the proportion was 4.08%, 6.20%, 11.78%, 21.88%, and 30.57% for the poor elderly aged 60-69, 70-79, 80-89, 90-99, and ≥ 100 years, respectively. Among the poor disabled elderly, 18.70%were living alone and 70.90% were under home-based care. Conclusion Among the poor elderly in China, the disability prevalence increased with age; for the disabled poor elderly, the proportion of living alone was high and the majority had home-based care, indicating that the burden of long-term care of the disabled poor elderly was heavy and home-based care of the elderly needs to be improved.

  Keyword:health poverty alleviation; the poor elderly; long-term care;

  2015年《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中發[2015]34號)頒布與實施,標志著全國范圍的脫貧攻堅戰正式打響。失能貧困老年人是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的高風險人群,也是脫貧攻堅的困中之困、難中之難[1]。健康扶貧工程對保障貧困人口能夠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防止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起著巨大作用[2]。做好對失能貧困老年人的照護工作,降低其因病致貧返貧風險,事關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成效。根據黨中央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戰略部署,為做好建檔立卡失能貧困老年人的照護工作,2020年6月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全國老齡辦印發《關于做好建檔立卡失能貧困老年人照護工作的通知》(國衛老齡函[2020]224號),組織25個相關。▍^、市)面向目標人群開展失能貧困老年人個案信息核查、協調保障、照護服務和監測預警等工作。本研究依據全國健康扶貧動態管理系統提供的數據,對建檔立卡貧困老年人失能及照護狀況進行分析,提出相應對策建議,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提前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本研究基于全國健康扶貧動態管理系統25個。ㄗ灾螀^、直轄市)的數據,包括河北、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東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重慶市、四川省、貴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區、陜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截至2020年12月31日,完成1 149.55萬建檔立卡≥60歲貧困老年人失能情況的核實核準,調查對象最大年齡120歲。核實核準對象中男性576.71萬人,占50.17%,女性572.84萬人,占49.83%;男性平均年齡72.72歲,女性平均年齡73.66歲;>100歲老年男性0.11萬人,占0.02%,>100歲老年女性老年0.39萬人,占0.07%。

  1.2 方法

  對貧困老年人基本狀況、失能和照護情況進行核實核準。內容包括失能貧困老年人性別、年齡、民族狀況,以及失能貧困老年人家庭居住和照護情況。對于失能概念的界定,國家不對評估標準做統一要求,對已開展過失能評估的建檔立卡貧困老年人,直接采用其評估結果,即是否認定為失能,占到本次核實貧困老年人的10.10%(116.11萬人);89.90%(1 033.44萬人)的建檔立卡貧困老年人,采用《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的《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評估表》量表,從進餐、梳洗、穿衣、如廁、活動5個方面對建檔立卡貧困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進行評估,按照總分將失能程度劃分為4個等級:自理(0~3分)、輕度依賴(4~8分)、中度依賴(9~18分)和不能自理(≥19分),后三者(≥4分)皆判定為失能[3]。核實內容通過全國健康扶貧動態管理系統進行線上上報。為了提高上報數據質量,核查的省份衛生健康委、老齡辦制定實施方案、舉辦培訓班,培訓合格后才能上報錄入數據,并且建立線上答疑,隨時解決核實上報數據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3 統計分析

  對核實核準的失能貧困老年人分省、性別、年齡、民族以及失能貧困老年人家庭居住和照護情況統計分析,分析通過全國健康扶貧動態管理系統統計分析模塊完成。

  2 結果

  2.1 失能貧困老年人總體情況及性別分布(表1)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已核實失能貧困老年人74.73萬人,占全部已核實貧困老年人的比例(即失能率)為6.50%。分省市來看,各省失能率存在較大的地區差異,失能率較高的為山東。20.22%)、黑龍江。15.23%)、西藏自治區(11.54%)、新疆維吾爾自治區(10.98%)、海南。10.22%),失能率均>10%;失能率較低的河南省僅為1.49%,陜西省、甘肅省分別為4.00%、4.34%。女性失能率為7.03%,高于男性的5.97%。男性貧困老年人失能率最高的山東省為18.25%,最低的河南省為1.21%;女性貧困老年人失能率最高的山東省為22.11%,最低的河南省為1.80%。

表1 建檔立卡貧困老年人失能情況
建檔立卡貧困老年人失能情況

  2.2 不同年齡貧困老年人失能率

  貧困老年人失能率隨著年齡不斷升高。在貧困老年人中,60~69歲失能老年人20.21萬人,失能率為4.08%;70~79歲失能老年人27.97萬人,失能率為6.20%;80~89歲失能老年人21.12萬人,失能率為11.78%;90~99歲失能老年人5.19萬人,失能率為21.88%;≥100歲及失能老年人0.24萬人,失能率為30.57%。

  2.3 失能貧困老年人民族分布差異

  在貧困老年人中,漢族貧困老年人失能62.06萬人,失能率為6.50%,與整體水平一致。有9個少數民族的失能率>10.00%,由高到低依次為:獨龍族(13人,20.00%)、鄂倫春族(2人,16.67%)、錫伯族(32人,15.38%)、柯爾克孜族(342人,14.17%)、鄂溫克族(12人,13.64%)、藏族(1.13萬人,12.96%)、俄羅斯族(1人,12.50%)、維吾爾族(1.82萬人,11.13%)和黎族(0.19萬人,10.16%)。<4.00%的有12個民族:苗族(1.11萬人,3.92%)、京族(4人,3.85%)、塔吉克族(50人,3.83%)、哈尼族(0.21萬人,3.58%)、德昂族(12人,3.44%)、基諾族(8人,3.17%)、侗族(0.29萬人,2.75%)、保安族(17人,2.52%)、珞巴族(2人,1.98%),高山族、裕固族、赫哲族均為0人。

  2.4 失能貧困老年人家庭及照護情況

  2.4.1 建檔立卡失能貧困老年人家庭情況(表2)

  在74.73萬失能貧困老年人中,獨居老人(戶內1人)為13.98萬人,占所有失能貧困老年中18.70%。進一步從失能貧困老年人家庭結構分析,在69.03萬戶失能貧困老年人家庭中,獨居老人和戶內2人均失能的家庭占比為22.28%(15.38萬戶)。其中,失能率超過30%的省份有5個,山東省達到43.07%(1.39萬戶),山西省為39.05%(1.44萬戶),安徽省為38.18%(2.97萬戶),吉林省37.08%(0.48萬戶),河北省為35.70%(1.25萬戶);廣西壯族自治區占比最少,為2.48%(926戶)。

表2 建檔立卡失能貧困老年人家庭情況(戶)
建檔立卡失能貧困老年人家庭情況

  2.4.2 失能貧困老年人照護情況

  以居家照護為主,長期照護措施、社會救助和醫療救助保障政策進一步落實。從各省失能貧困老年人照護服務工作進展情況來看,在74.73萬失能貧困老年人中,52.98萬失能貧困老年人選擇居家照護,占70.90%;4.06萬人選擇集中供養,占5.43%,選擇居家照護和集中供養的合計占76.33%。進一步分析發現,在74.73萬失能貧困老年人中,有41.65萬人享受長護險、護理補貼、當地的失能老年人專項照護資金等長期照護措施,占失能貧困老年人55.74%。

  3 討論

  建檔立卡貧困老年人失能率為6.50%,其中,男性貧困老年人失能率為5.97%,女性為7.03%。貧困老年人失能率高于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占比2.9%的水平[4],與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的《2017中國長期護理調研報告》中調查地區老年人7.2%的重度失能率較為接近。女性老年人失能率高于男性,這與陳習瓊[5]研究一致。這可能是由于女性預期壽命較長、傳統的性別歧視與社會性別分工,以及易患慢性疾病等原因,導致女性老年人的日;顒幽芰Ω菀资軗p[6]。建檔立卡貧困老年人失能率隨著年齡不斷升高,這與楊晶等[7]研究結論一致,隨著年齡的增加,生理機能衰老,老年人的健康水平越來越低,可能是因為在高齡老年期生物和生理性因素在老年人的健康水平中發揮了主要的作用。

  本研究亦發現,不同地區和民族的貧困老年人失能率存在差異,可能是不同地區和民族經濟差異以及傳統風俗習慣、族內以及鄰里間的幫助、情感支持與行為支持不同導致對衛生服務利用不同等多種因素所致[8]。

  本研究顯示,失能貧困老年人中,獨居老人占比達到18.70%,高于2014年中國家庭發展追蹤調查獨居老年人占老年人總數近10%的比例[9]。獨居的失能老年人,心理、生理和社會交往都屬于社會的弱勢群體,其照料服務需求更為迫切,失能老人的照料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10]。對于失能老年人的照料應整合利用社區資源,發展社區養老服務,將失能老年人做為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重點服務對象,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承擔老年健康管理服務,使有限的社會資源更加精準契合老年人的需求與意愿發展社區服務[11,12]。

  老年人面臨生理功能下降、慢性疾病患病率增加、社會功能退化及社會適應困難等健康風險[13],應加強失能貧困老年人居家醫療服務,滿足老年群體的不同需求。為失能貧困老年人有針對性地開展老年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活動,在日常生活照料的基礎上,提供上門診療服務、醫療護理、康復治療、藥學服務、護理技能指導、保健咨詢、營養改善、中醫服務等基本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保證老年人能夠獲得較好的生活照料、精神慰藉、衛生保健、康復護理等,并保證公共資源的合理配置,給老年人營造溫馨舒適的環境[14]。

  盡管各地已積極開展失能貧困老年人長期照護服務,但從全國來看,長期照護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服務能力仍有待提高。支持家庭承擔失能貧困老年人照護服務,推動醫療衛生機構和養老院等機構共建、資源共享、服務融合,對于特殊困難家庭給予幫扶,特別關注雙老戶和獨居戶長期照護問題,進一步落實集中長期照護服務,為農村失能貧困老年人提供社會支持和生活照顧,實現托底養老[15]。

  參考文獻

  [1]涂艷紅.楊瓊貧困居民五位一體健康扶貧系統構建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 2021. 32(17):191-193.

  [2]王俊程中國農村扶貧實踐邏輯與未來發展:1978-2017[J].青海社會科學, 2018, 39(5):13-19.

  [3]劉賀資,陳紅,劉國蓮,等基于老年綜合評估的社區家庭訪視護理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8, 21(28):3478-3484.

  [4]潘金洪,帥友良,孫唐水,等中國老年人口失能率及失能規模分析一基 于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12, 28(4):3-6,32.

  [5]陳習瓊,中國老年人口失能現狀及地區差異[J],中國老年學雜志, 2022, 41(5):1197-1201.

  [6] 魏蒙,張文娟.中國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響因素一 基于社會性別的視角[J].人口與社會, 2019, 35(5):34- -47.

  [7]楊晶,李連友.潘昌健,等.基于RIF-1-OLS分解法中國城鎮老年人健康不平等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 2022, 38(4):404-409.

  [8]楊雪,王玉環,王文婷等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失能老年人照護者照護能力與照護負擔、社會支持的交互作用[J]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8, 38(12):3051-3053.

  [9]國家衛生計生委家庭司.中國家庭發展報告2015[M].北京:中國人口出版社, 2015:67-98.

  [10]陳娜,王長青獨居失能老人未滿足照料需求及影響因素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 2020, 47(1):65-68.

  [11]趙青老年失能、社會支持與養老居住意愿一-基于 中國老年健康影響因素跟蹤調查數據的分析[J].人口與發展, 2021 ,27(6):140-150.

  [12]鮑雪琴,盧祖洵.趙志廣,等 深圳市老年殘疾及精神病人社區健康管理服務成本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 2016, 32(8):1101-1104.

  [13]施小明.新形勢下我國老年人口面臨的主要公共衛生挑戰[J]中華醫學雜志, 2021, 101(44):3613-3619.

  [14]段文娟,竺愿基于結構方程模型老年人健康狀況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 2019, 35(7):900-903.

  [15]閆萍失能老人家庭照護者的社會支持研究一-基 于北京市的分析[J.北京行政學院學報, 2019, 21(3):73- -81.

作者單位:1.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
原文出處:李成福,王一然,劉云鐸等.失能貧困老年人照護狀況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2023,39(03):375-378.
相關標簽:
  • 報警平臺
  • 網絡監察
  • 備案信息
  • 舉報中心
  • 傳播文明
  • 誠信網站
精品亚洲91在线无码播放,亚洲最新在线,亚洲久无码中文字幕热,免费国产自在在线视频